事件回顾
关于美情报机构针对中国商用密码企业的网络攻击细节于近日公开。攻击者通过未公开漏洞入侵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植入高级木马,横向渗透至代码管理系统,最终窃取近7GB敏感数据。其中包括存储客户档案列表、合同订单、密码研发项目代码等重要信息。

此次数据安全事件再次凸显企业内部数据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攻击者往往通过钓鱼邮件、漏洞利用、内部渗透等方式,长期潜伏并窃取核心数据。企业若仅依赖的基础防护,已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内部威胁。敏捷科技认为,企业需聚焦内部系统数据安全,构建"防外+防内+防泄露"的全方位防护体系。
内部系统
数据安全风险场景
Make data more secure
>> CRM系统数据安全风险:任意文件上传漏洞、身份认证绕过漏洞、接口未授权访问漏洞、客户个人信息和交易记录等敏感信息外泄、合同文档被非法下载、通过API接口批量导出数据、销售人员越权查看其他区域客户数据、离职员工保留访问权限、第三方服务商过度授权等
>> 代码管理系统数据安全风险:开发人员违规上传至公开平台、构建服务器配置泄露、开发工具链被植入后门、开发人员拥有不必要的高权限、外包人员访问核心代码库、离职员工保留代码下载权限等
企业如何针对性
防护内部系统数据
Make data more secure
>> AI定密核心数据,分级管控
● AI精准定密:扫描企业内部数据库、文件服务器、业务系统,通过融合ai工具精准识别、定密敏感数据(如客户信息、财务数据、源代码等)。
● 数据分类分级:根据数据重要性划分保护等级(如公开、内部、机密、绝密),制定差异化的防护策略。
>> 数据加密+防泄露DLP
● 存储加密:对内部系统中的敏感数据强制加密,即使被窃取也无法直接读取、无法修改。
● 落地加密:通过加密软件与CRM系统的集成,使得相关人员从CRM系统下载数据时电子文档自动加密,并在后续操作中始终保持加密状态,防止系统数据的丢失和二次传播。
● 流转管控:限制USB、网盘等外发渠道,对敏感文件外发进行审批和水印追踪,拦截违规外发行为。
>> 强化访问控制,防止越权操作
● 最小权限:确保员工仅能访问必要数据,避免"一刀切"授权。
● 权限管控:结合零信任架构,实时验证访问请求。同时严格监控管理员、运维人员操作,防止滥用权限。
>> 持续监测,快速响应
● 日志审计+水印溯源:记录所有数据访问行为,通过文件水印信息确保泄露事件可追溯。
● 自动化响应:发现威胁后后台自动阻断访问、并向管理员告警。
● 强化应急机制:建立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定期进行事故处置演练。开展员工数据安全意识培训,了解最新的数据安全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
企业数据安全不能仅靠"堵漏洞",而需建立"识别-防护-监测-响应"的闭环体系。在APT攻击、内部泄露风险并存的今天,企业需更主动地保护内部系统中的核心数据,避免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