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全国电信网络诈骗呈高发趋势。不法分子通常会用极其精准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家庭住址等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从而进行电信诈骗活动。那么这些精准的个人信息数据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内鬼盗数据:电信诈骗的隐形推手 在不少企业中,员工因工作需要被授予了访问业务系统的权限。然而,当这些权限被不法分子或贪婪的内部员工所利用时,就可能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温床。他们利用自己的权限,轻松地从业务系统中下载包含客户姓名、联系方式、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的数据,并将其出售给从事电信诈骗的不法分子,这些被泄露的数据随后被用于精准诈骗。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房地产中介行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通报。其中,上海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员工陈某、祝某某、马某合谋对外出售公司掌握的房屋业主信息来获利。三人通过马某的员工账号和权限访问公司大数据信息平台,查询并导出挂牌房屋的业主信息,将信息对外出售获取好处费。 ● 湖南湘西某房产经纪服务公司负责人蔡某某在某售楼部从事房地产销售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未经售楼部及业主同意,复印了1095条小区业主姓名、门牌号、房产面积、联系电话等资料,利用这些业主信息资料开展房屋中介业务。 丨上传解密、下载加密,阻断泄密途径 员工通过CRM、OA、票务系统、大数据信息平台等内部业务系统上传加密的文件时,文件会先经过自动解密,然后再安全地放到应用系统的服务器里存起来;如果员工想从系统里下载文件到电脑或手机上,文件被下载之前则会自动加密,这样下载到终端设备上的文件就是安全的密文状态,别人打不开、读不懂。这就是上传文件时自动解密,下载文件时自动加密,确保业务系统数据安全无忧。 丨细化权限管理,降低内部风险 敏捷数据安全卫士系统还集成了精细的权限管理功能。通过对员工访问权限的严格控制和动态调整,确保每位员工只能访问其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数据。同时,还提供了详细的权限审计和水印追溯功能,记录每位员工的操作行为和数据访问情况,为事后的安全审计和违规追责提供了有力支持。 丨实时监控与响应,快速应对威胁 敏捷数据安全卫士系统具备实时监控和响应机制。系统能够持续监测数据访问模式和系统活动,一旦发现异常行为或潜在的泄露风险,将立即触发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大大提高了企业应对数据泄露事件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