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其中着重强调要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
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 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强网络安全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相关企业要配合开展网络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价,强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风险评估,严格落实物联网卡安全管理要求。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强化重要数据识别备案和分级防护,加强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手段建设,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增强跨行业安全服务赋能。各地通信管理局要组织相关单位升级完善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体系,支持重点工业互联网企业、车联网企业建设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监测手段。推广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车联网网络安全定级防护备案,加快安全防护贯标,加强车联网卡实名登记管理。 《通知》强调了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企业而言,加强数据安全建设不仅是响应政策要求,更是保障自身业务连续性和客户信任的关键。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数据安全建设的第一步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政策、安全管理规范和安全管理流程。通过制度的建立,企业可以明确各级员工在数据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规范数据使用、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行为。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员工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和防护技能。 强化数据加密等保护技术应用 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开发测试数据、涉密文件等敏感数据,可以采取加密技术覆盖内部电子文档的创建、修改、传输、归档、分发、销毁等全过程,涉及核心数据的文档只有在内部加密环境下才可以进行复制、交互等操作。在外出、居家、出境等办公环境下,不能对涉密数据进行访问和编辑。保障涉密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得到安全防护与统一监控。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体系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体系是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的关键。企业应部署安全事件监控系统,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安全日志收集和分析机制,通过对日志数据的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能力建设 数据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客户数据的完整性。此外,企业还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的演练和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恢复的有效性。 加强法律法规遵从和合规性建设 数据安全建设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企业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学习和理解,确保数据安全建设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合规性管理机制,定期对数据安全建设进行合规性评估和审计,确保数据安全建设始终处于合规状态。 总之,加强数据安全建设是企业响应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企业应从制度、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敏捷科技将一如既往、时刻关注企业需求变化,始终秉承着企业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品质,提供专业稳定、合法合规的数据安全产品与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