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顶尖机构Cobalt发布《2025年CISO安全洞察报告》,揭示当前企业安全环境的剧变。基于对225位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的深度调研,报告指出:68% 的安全负责人担忧第三方软件引入的风险,73% 的企业在过去一年遭遇供应链相关安全事件,而55% 的CISO最担心的竟是普通员工的一次无心之失可能引发全系统崩溃。
“攻击者的演进速度远超以往”,Cobalt首席信息安全官Andrew Obadiaru警示道,“单靠防守远远不够。企业正在转向‘进攻型安全’,构建一种可持续的安全韧性文化——像攻击者一样不断演练系统,而不是等风险出现才被动响应。
01 三重风暴,企业安全防线遭遇全新挑战 供应链风险已成为头号威胁:随着企业对外部软件开发依赖加深,开源代码和AI生成功能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审计机制难以应对复杂性和快速迭代带来的风险。几乎四分之三的受访企业都收到过供应链漏洞通知,这一数字凸显了“外包开发”的安全代价。 AI技术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46%的安全高管对大型语言模型等AI技术带来的安全影响感到不安,而在董事会层面,68% 的CISO表示其董事会已将生成式AI的安全部署视为关键优先事项。攻击者正利用自动化与AI规模化攻击,而60% 的CISO坦言防御节奏跟不上攻击速度。 内部人员风险成为最不可控变量:55%的安全负责人持续担忧单个员工失误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件。一次点击钓鱼链接、上传未审查代码或配置误操作,都可能触发连锁反应造成灾难性后果。 02 破局之道:构建数据流动态势感知与管控体系 基于数据流动路径部署防护“安全隔离区”,敏捷科技方案直击三大场景痛点: AI定密数据安全引擎 通过深度融合AI工具的智能定密系统,智能识别文件密级,自动匹配加密策略与访问权限,减少员工手动定密错误。 智能加密锚定数据主权 外发文件精细化控制 水印溯源锁定泄露源头 03 实战建议,安全领导者的2025行动清单 技术加固: 应用AI驱动定密系统:自动识别敏感字段(如身份证号、技术参数、财务指标),实现数据资产自动化分类分级,并依据密级动态匹配加密策略与访问权限,消除人工定密盲区。 流程优化: 推行供应链数据安全机制:对外协流转的设计图纸、开发代码等文件实施强制透明加密,即脱离授权环境自动失效;同时进行全生命周期策略约束,限制使用时效、次数、操作权限等。在保障商业协作效率的同时,实现数据安全隔离。 意识强化: 针对生成式AI应用中的敏感数据泄露风险,如提示词注入、模型反吐机密,通过专项数据安全培训,将安全意识从被动合规要求转化为员工的安全肌肉记忆——让风险识别与应急响应成为工作本能。 2025年的安全战场已发生根本性转变。CISO报告揭示了一个共识:在这个攻击自动化的时代,真正的安全韧性不在于更高的防火墙,而在于更主动的攻防思维;不在于杜绝所有风险,而在于建立快速响应和动态防御的能力。
通过DGS数据安全卫士系统,对设计图纸、研发代码等实施实时透明加密,文件脱离授权环境即不可用。
对外协文件设置生命周期策略(使用次数、时效、操作权限)实现统一管控,阻断二次扩散。
支持文档、终端水印追踪,为外包流转的图纸、文档添加“数字指纹”。